第(3/3)页 冯奇的话也确实应该重视一下,虽然他无法想象,长宽各百丈的场馆到底是怎样的,当然,他肯定是不信的。 但是…… 既然冯爱卿都这么说了,让人去看看,回来汇报一下,自也是十分有必要的。 想了想,便让一个太监进来,然后吩咐了一番。 吩咐完了以后,也是随手翻了翻太子看完的牓子,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,因为有时候,太子也不一定会在上面写上什么批注。 所以,他也只是随便走一下流程。 每天他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,只能是这里偷点时间,那里偷点时间,对了,在看的时候,还不忘让冯奇一起用膳。 然后,在随手翻的过程中,便看到了在一个牓子上,写了一行字。 这字自然不是李承乾的字,因为写得太过于姑娘气了。 但是这字写得好啊! 让人一看便觉得赏心悦目,之后,他这才注意到了字的内容。 总共十六个字,也不多。 “池外有墙,墙外有堰,堰外有滩,滩外有渠” 而且这些字他都能看得懂。 只是…… 只是这么看,却很难看出这些字的真正含义。 更何况,有着先入为主的印象,他倒是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在,这是谁写上去的。 绿篱? 然后,他便摇了摇头。不管是谁,事实上,又有什么好知道的。 这牓子上写的是河东运城盐池的事,因为本身写这牓子的人是盐池监,对水利方面的事情,当然知道的不多,所以,这牓子虽说是废话比较多,但还是间接提醒了他,涉及到盐铁这一类的战略资源,必须要予以重视。 所以,其实早在十日前,他便已经派了水部的一名官员去实地考察,相信,很快就应该有回报了吧。 说曹操,曹操到! 他这才刚刚放下了牓子,外面,便有太监通传,水部郎中孙凌求见。 这位孙凌是位实干家,所以来得这么早,一点都不奇怪。 …… “臣参见陛下。” “免礼了,朕让你十日前去考察运城盐池防洪之事,你考察得如何?” …… “你的意思是,可以利用盐池周边的滩地?” “是!不过这只是臣一个初步的想法。其实如今的防洪措施已经足矣。不过,要是陛下让臣再提些什么建议的话,那便只有是否可以把盐池周边的滩地也利用起来,作为每年秋冬季防洪蓄水之用。” 皇帝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,又拿起方才不久前才放下去的太子的牓子,上面好像也有一个滩字。 翻了翻,看到果然有个滩字,也是不着痕迹地问孙凌道:“孙凌,你见过太子?” 孙凌抬起头,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这么说,“陛下为何这么说?” 见到皇帝看着他,他继续补充道:“臣未曾见过太子殿下。” 那为什么太子的牓子上,这上面的十六字,却是跟孙凌说的半点不差。 这总该不会是太子自己想出来的吧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