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听到这话,夭夭有点震惊,毕竟一亩地才六斗,然而却只够吃十日,一年可是三百六十五天,那岂不是要种三四十亩地,更别忘了,还要交税。难怪一有什么天灾人祸,这古代就造反了。 焦氏便道:“我们家分得的地是七十亩,其中,十五亩拿来种麻,五十五亩用来种粮食、蔬菜,另外,还有一亩的园地。每年要交赋税四石三斗,布匹四尺,另还有麻二斤。所以一年下来,在交完官税后,也就正好能填饱肚子,不至于挨饿。若是遇上年景好,譬如说这几年,有时候还能有一些剩余。” 说到还能有一些剩余的时候,焦氏的脸上也是充满了对日子的奔头。 夭夭忍不住道:“辛苦了。” 焦氏听到她这话,也是尴尬地愣了愣,然后笑着回道:“这有什么好辛苦的,这里人人都是这样。” 听完了焦氏的话,夭夭这才感觉到百姓的水深火热,她之前住在城中,却是对这些都丝毫没有概念。 按照焦氏所说,再减去官税,的确也只够吃饱。 什么盛世啊,看来,都是假的。 见夭夭似乎很好说话,焦氏接下来也是问夭夭道:“不知道姑娘,你种这个是要做什么?这小麦,在我们这边种的人可不多。” 夭夭便道:“我们打算在这里种上两千亩小麦。” 焦氏:“啊?” 夭夭:“小麦可以拿来做面条、做包子、馒头,一样是十分好的主食,一点都不比栗米差。” 焦氏:“姑娘是什么人?还有面条、包子、馒头又是什么?” 夭夭一敲脑袋,对,面条、包子、馒头只是她在美凤院所用的暗话,在这个时代,还不叫面条、包子、馒头。 然后,她便又换了一种说法:“可以用来做汤饼、面饼、蒸饼这些,难道不好吗?说白了,就是可以拿来卖钱。” 焦氏不是很明白,不过……难不成,眼前这位姑娘,其实是一位商人? 但是,两千亩地啊! 谁家能有两千亩地这么大?而且,能种得过来吗?他们家七十亩,都须得每日早出晚归了。 焦氏:“听姑娘口音,不像是本地人。” 夭夭:“不是。” 然后…… 两人也是慢慢陷入到了沉默。 夭夭已经没什么好问的了。 不过…… 难得出来一趟,她还是想问道:“我们是出来打猎的,你可知道,这里附近有那里适合打猎?” 然后,在问到了方向后,也并不着急。 而是再待了一会,跟对方道了谢,一行人这才重新上马离开。 李承乾跟上来,问道:“接下来去哪?” 夭夭便道:“我想四处看看。” 这块地的南面还有东面,都是山地和丘陵。 第(2/3)页